朱元璋对此当然大力支持。
他还有一个理由:朱标之前只是有“文武双圣之姿”而已,现在却是向着“文圣”前进的节奏!朱元璋这个当爹的,能不支持吗?
朱元璋道:“很好,就按照标儿你说的办!孔子在读书人中地位太高,恐怕不好取代。但是,孟子么……咱本来就看他不顺眼了。什么‘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什么‘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是人说的话吗?从今天开始,我大明的官学,就是你和几位老师所创的‘天元学’了。来日,把孟子的牌位取下来,你弄个亚圣当当!”
“呃……”
好吧,朱元璋心中第一观念,还是保住朱家的万年江山。
朱标也不争辩,继续道:“其二,就是考数学。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么,想必读书人也没好的理由拒绝。”
“其三呢?”
“考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朱标道:“儿臣以为,一个既熟悉历史,又懂数学的人,即便不通实务,也能很快上手,融会贯通。而且,这些人如果科举无望,无论是种田、经商、还是做工,都要比寻常百姓强一些,不算为了科举,蹉跎了岁月。”
朱元璋微微点头,道:“有道理。咱如果早就知道什么‘指数’的问题。当初,也就不会险些铸成子子孙孙一直分封的大错了。不过啊,标儿……”
“父皇请讲!”
“你这三门,单独拿出哪一样来,都毫无问题,说得过去。但是,综合起来……儒家经义,在科举中的分量如此之小,你就不怕天下那些读书人反对吗?”ъΙQǐkU.йEτ
朱标微微一笑,道:“朝廷这么多年,不开科举,那些读书人想当官都想疯了,有多少人敢争多争少?还有最关键的,朝廷可以加恩啊!”
“如何加恩?”
“唐朝进士科,录取人数甚少,不过是几十人而已。宋代进士人数众多,一科两三百人。最多,达到了六百人之多。如今,朝廷一科取两千人如何?”
“那怎么行?”朱元璋着急道:“宋朝之亡,一大原因,就是冗官太多。朝廷三年录取两千进士,哪有那么多官位给他们做?”
朱标胸有成竹地道:“父皇不是一直忧心,那些进士不通实务,不大堪用吗?儿臣以为,进士初为官,不必为官,可为县中小吏。他们在小吏的位置上磨个两三年,如果确实能干,再行升迁。如此一来,。岂不是什么实务都通了?什么情弊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