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举一个例子:
南唐的军制。有书友无数次说道,男主角怎么这么快就到节度使了?或者说,节度使怎么怎么厉害了?也有人提到,文中的降将怎么皇帝动不动给节度使,或者敢把他放到守卫皇城的禁军中?
实际上,节度使厉害吗?厉害,众所周知唐朝的安史之乱,不就是节度使作乱?而节度使的辉煌一直延续到了五代。
但南唐还真不一样。南唐的军制在五代十国中,几乎是最完善的,这里夹带了一点私货,我说的最完善,指的是对于维护皇权。
简直是宋朝军制的模板。
南唐的枢密院径直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又喜欢在重要战事中派遣监军,还把所有禁军几乎都分驻在全国各地,这些驻扎于地方的禁军领兵军官称为屯营使,对于当地的刺史,以及节度使,无疑起到了强大的制衡。
而南唐的节度使,实际上只有手下的州兵,比如最新章节的寿州,寿州城是清淮节度使的治所,其实也叫清淮军节度使,清淮军就是州兵,而同样驻扎在寿州的还有一支禁军,卫圣军右厢。
轮战斗力与装备,地方军是没法与禁军相比的。
当然也有例外,特别让皇帝放心的大将,可以同时领节度使以及禁军头衔。但只要在南唐国境内,四处都是禁军,只要你敢反,试试就逝世。
除非你能在国都,搞点特别的动作,涉嫌剧透,按下不表。
从南唐开国到灭亡,除了新占领的他国国土(如闽国、楚国),本土节度使造反成功可能性,几乎为零,史籍也几无记载,这还要感谢唐烈祖的功劳。
南唐政局长期稳定,与这种军事布局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授与节度使的难度与唐朝相比,实际上随意了很多。南唐由于军制的改革,不管是节度使还是禁军高层,只要有关键战功,又博得皇帝欢心的,更加不难得到。
边镐就是一战建节,此前在闽国作战时并非主将,给了个刺史。
又如皇甫继勋,年纪轻轻,一战建节,兼任禁军统帅,很快再升迁为类似南唐“国都城防总司令”,虽说是烈士后代,加上后周来伐,但还是很离谱。
文中写到的降将老彭,李金全,更是真实历史,连职位我都没改动,降将只要来,几乎都是反手一个节度使加检校XX,或者至少也是一个大州刺史。
说到主角李源,为何偏偏选在朗州建节。前面说到,南唐国境内,积蓄力量造反几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