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汉中为本(2 / 3)

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刘纬也才能腾出手来,投入到汉中的复建和振兴当中去!其实,刘纬早就有这样的打算,将来他要以汉中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刘纬是个穿越者,当然知道,后世许多历史学家早有论断:川蜀,非进取之地!这里虽然号称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可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使那里的人们往往容易安于太平,无进取之心!在后来的历史上,无论是谁,以川蜀作为都城和核心领地,最终都会难逃失败亡国的命运!

而汉中就不一样了,高祖刘邦因之以成帝业,有成功的鲜活范例!汉中南可平蜀地,东可攻荆襄,北接关中,西达陇右,乃进取之地,一直有言所云:得汉中可平天下!

同时,汉中也是个险要之地,易守难攻!打开地图一看,您就知道,汉中实际上是一块盆地,或者说是河谷地,它北边是险峻的秦岭,南边是大巴山脉,要想攻入此地,能走的路径非常有限,更是异常难走,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守住了汉中,整个蜀地,基本也就安全了!

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天子守国门”这种说法吧!朱元璋建立明朝,一开始首都定在南京城,靖难之役后,永乐帝朱棣把都城设置在了北京,从此以后,北京就成了大明王朝的都城所在,一直到崇祯亡国。

但是,看当时明朝疆域图,我们会发现,北边的蒙古、东北的女真,都离京城是近在咫尺,北京对于明朝而言,简直就是个边境城市,只要越过山海关,或者居庸关,朝发夕至,就可以打到北京城下,明朝统治者,为何要把都城设置在这么危险的地方?

京城,是天下的核心,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天下所有的资源、人才,精锐的军队,往往都是集中在京城及其附近的!而边疆城市,却一般比较偏远,人口少,资源少,这样的话,反而不利于长期镇守戍边!

明代皇帝,反其道而行之,为了对付最大的敌人蒙古(后期蒙古衰落,最大敌人是女真),把京城设置在了边境上!皇帝在这,谁敢怠慢?天下最杰出的文臣武将,士子才俊,全都聚集在此,会拼尽全力来保卫;还有,天下资源,比如钱粮等,也都自然而然向这里聚集,几乎不会发生因为钱粮不足导致兵败的情况。因此,北京在当时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处要地,北方游牧民族,惦记了那么多年,也没能打下来,大明王朝也基本实现了长治久安,不至于受到蒙古和女真的直接攻击长达二百多年!

这就叫天子守国门!刘纬不是天子,甚至都不是州牧,但他现在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