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天下大势(2 / 3)

建安十年九月,孙权终于抚平山越,镇压了豫章和庐陵二郡的叛乱,并占据了庐江郡,兵锋直指荆州东部要镇柴桑!庐江郡太守程普、豫章郡太守贺齐、丹阳郡太守吕岱,统三路大军,共两万余人,从北、东、南三个方向,进逼柴桑!

柴桑,位于今天的江西九江,本属荆州领地,归江夏郡管辖,但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前冲,几乎深入到了扬州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三国时期,今天的鄱阳湖还没有形成,而是沿长江沿岸,有一片广大水域,名为彭泽。柴桑就位于彭泽西岸,扼守要冲,阻隔了进攻江夏的水路,更是荆州在彭泽地区的桥头堡!

因此,孙权想要进攻江夏,甚至攻打荆州,必须先拿下柴桑!这个地方,他已经惦记了许多年,如今孙权终于平定了内乱,整合了江东,矛头便指向了柴桑!

如此战略要地,刘表肯定也是派重兵把守的,黄祖军中都督苏飞,领一万兵力在此地驻守,城高池深,孙权军一开始的攻势遭受重挫,损失很大,也没能拿下城池。

为了攻陷柴桑,孙权加派兵力,并命驻守巴丘的前部大都督周瑜,率军助战。周瑜巧设围点打援之计,对柴桑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致使其粮草日益不足,苏飞只能向江夏黄祖求援,而周瑜却在途中设下埋伏,一举大败黄祖援兵!

黄祖损失惨重,引残兵败退江夏,苏飞见获救无望,被迫开城投降。因为之前苏飞拼死守城,致使江东军马损失惨重,孙权迁怒于苏飞,想要斩杀他,最后是周瑜站出来,以忠臣各为其主为由,劝孙权饶恕了苏飞,还委任他为别部司马。wwω.ЪiqíΚù.ИěT

柴桑失守,苏飞投降,黄祖大败的消息,震惊了襄阳府,刘表与众臣将商议许久,最终派文聘率两万兵力,进驻夏口,才终于算是稳定住了局面。好在,孙权攻占柴桑之后,并没有乘势进军,而是任命周瑜为柴桑太守兼前部大都督,驻扎下来。

孙刘两家的柴桑大战,无形当中,减轻了曹操南部边疆的防御压力,在曹操眼中,这两家狗咬狗一嘴毛才好呢!于是,他故技重施,以天子名义,任命周瑜为江夏太守,可江夏在黄祖手里啊,他是想加剧两家的争端,给自己平定北方,创造时机!

曹操的计谋,一开始还真起了效果,孙权果然想以此为名义,向荆州讨要江夏郡,否则就要开打!但周瑜和张昭,都先后上表劝阻,言及目前还不是时候,应该在柴桑屯兵固守以待时机。孙权纳谏,打消了继续进攻的念头。

总之,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