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变革突破(2 / 3)

进,包围了建宁郡治所之处,建宁县!两万大军围城,建宁太守雍汝竟然还是想顽抗到底,可不料他的侄子雍闿,突然起义,拿下了雍汝,开城献降了!

整个南中地区,到此算是彻底平定了!建安十一年的南中之乱,没到半年时间,宣告平息。然而,武力征服还是不够的,要想南中地区能够长治久安,彻底免除后患,刘纬还需要下大力气推行改革才行!

其实,刘纬意图设立南中都护府的做法,并不算首创,在本来的历史上,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也建立了一个机构,叫庲降都督府,在职能上与都护府极为相似,所以刘纬此举绝对不算什么有创意的改革,他真正要做的不止如此,而是大有文章!

刘纬其实是想以南中地区作为改革的试点,开始试验推行民主制度!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又要扔板砖了!你这不是扯呢嘛,在古代推行民主制度?别说是落后的南中地区了,就是在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也不可能啊!

先别激动,听笔者慢慢道来!诚然,在经济欠发达,民智未开的古代,想推行真正的民主制度,无异于天方夜谭,就算你真的给普通百姓**权力,他们因为思想和文化的局限性,也根本就不会用!况且,在经济落后的古代,人们吃饭尚且不饱,哪有时间参与**!筆趣庫

除此之外,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大家世族对官场的垄断,还有诸多其它因素,都限制了古代实现民主制度的可行性,这也是为什么刘纬锐意改革,却从来不敢在政权架构上推行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因,因为时机尚未成熟,主观和客观条件都不具备,仅凭当权者个人意愿强推,必然会失败!

而南中地区的情况,恰恰不一样,这里虽然看似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却是个搞民主**改革的优良试验田!

南中大部分区域,荒蛮未开,受中原统治思想影响并不深,其实这也是他们经常反抗汉人统治的原因之一。别看南中蛮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可实际上他们那种更原始的社会组成结构,反而是实现民主制度的优良土壤!

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百姓,统称为蛮人,可实际上民族成分非常复杂,官府有明确记录的部族,就有108个之多,这还不包括那些较小或较偏远的部族,如果全部统计出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虽然都称为蛮人,可是各个部族的风俗习惯却大不相同,除了几个主要的、实力较强的、受汉文化熏陶已久的部族外,其他绝大部分,甚至还没有实现世袭制!

在这些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