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虚君实相(2 / 3)

,虽然貌似与其雷同,却还是一种独裁体系!

在君主立宪制度下,掌握国家权力的首相,是由议会或人民投票选举出来的,而且有固定任期;而在虚君实相制度下,宰相是由皇帝任免,且没有固定任期。

也就是说,首相是人民选出来的,他干的好与坏,也是由人民来见证和监督,他的所作所为,需要向人民负责;而宰相,是由皇帝任命的,他需要向皇帝负责,而非人民大众,在任时间是长是短,也完全凭皇帝的好恶和心情来决定!

这样看来,所谓宰相,说白了不也就是皇家雇佣的职业经理人嘛,管你干好干赖,皇帝一句话就给你免了,也没啥意思啊!还真没那么简单!wwω.ЪiqíΚù.ИěT

在虚君实相制度下,宰相手里的权力很大,而皇帝成了象征,他想随意罢免宰相,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人家干得好好的,你没有任何理由就免去人家的官职,也是无法向世人交代!

而皇帝呢?凡事也不敢做得太出格,若胡作非为,宰相也会站出来劝阻,甚至批评皇帝!因为宰相有实权,皇帝也是有所忌惮,便不能不听,除非宰相所为,错得太离谱,皇帝才会免了他的职位!

如此这般,君权与相权之间,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国家政局,也将由此不再受到个人意志的左右,而更趋于健康化发展,以保证一旦出现昏君、庸君、弱君甚至暴君时,整个国家依然能维持正确行政的运转,不使王朝衰落,走向覆灭!

也就是说,虚君实相,并非君主立宪,其实早在先秦和西汉初年,就是实行的这种制度!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岂能容忍别人分享自己的权力,也正是从他开始,皇帝才逐步削弱了相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由此以后,虚君实相制度,便消亡了!

所以,诸葛亮自然知道这种制度,而且他觉得虚君实相,要比如今的君主专政,好得多!

东汉,是个很奇葩的朝代,虽然享寿近二百年,皇帝却一个赛一个短命,即便活得稍久些的,也不是昏君,就是庸君弱君,结果导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奸佞之臣辈出,吏治贪污**,社会分化及其严重,百姓民不聊生!

诸葛亮对此所总结的经验教训便是,因为君主专政,皇权过重,昏君庸君,重用佞臣,宰相即便有心力挽狂澜,却也因为没有权力,而无所适从,无法挽救这个国家!

若是能恢复西汉初年的虚君实相制度,那么不管皇帝是否幼小、是否昏庸、是否无能,都不要紧,只要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