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遭遇瓶颈(2 / 3)

第一年的失败,刘纬便隐约感觉到,可能就是生长环境,包括光照、水份和土壤等,出了问题!他对棉花的了解,源于百科全书,那上面不可能写得多仔细,况且刘纬也是真记不清了!

既然是试验,那么就模拟不同的生长环境,来种植棉花,待收获之时,看看在哪种条件下生长的棉花,产量最高,不就行了?这办法果然行之有效,待第二年收获之时,刘纬果然看出了差别,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各处的试验田中,只有位于武都郡一带那个田里的棉花产量最高,而且高得不是一星半点,根据计算,可产出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价位也一定能拉下来!

武都郡是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降雨相对较少,土壤略沙化,光照更充足!由此,刘纬也终于回忆起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在现代,中亚地区,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那里的自然条件,不就是这样的吗?m.bīQikμ.ИěΤ

怪不得之前的种植实验失败了,汉中和蜀地,一年当中,有大半年是阴霾天,雨水连连,雾气蒸腾,很难见到阳光,在这样的条件下,棉花的产量自然难以保证!

要说棉花这种植物也真是奇怪,本来原产于热带多雨地区,结果最佳的生长条件,却是光照充足的高纬度地带,可真是让人无语!这个试验结果,虽然找到了症结所在,却还是令刘纬高兴不起来!

蜀中不适合种植棉花,那么他如何实现广泛种植推广,又如何发展棉纺织这一行业?此时的刘纬,不禁有些后悔,早知这样,还不如先图马腾韩遂,控制陇西地区,那里可是棉花种植最适合的区域!

可是晚了!书中代言,曹操在解决了塞北鲜卑人问题后,于兴鼎元年十月,便出兵陇西,一举解决了西凉问题,控制了整个关陇地区!当刘纬意识到这个关键问题时,那里已经都是曹操的地盘了!

刘纬与曹操签订了五年的停战协定,尚未到期,就算刘纬着急,也没法现在就出兵攻打陇西,短时间内,看来他也没法广泛推广和种植棉花了!

不过,即便如此,刘纬也可以寻找替代的办法!虽然十几块试验田中,以武都郡的产量为最高,却也有其他试验田,获得了不错的收获,其中川西山地丘陵一带的试验田,产量也不算低,起码在较低价位上,可以保证收支平衡,不至于亏本!

既然如此,刘纬就在那片区域开始推广种植棉花呗,等将来攻占陇西,甚至控制西域以后,再大面积推广,不就行了吗?

这里面也有个瓶颈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