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止戈对言(2 / 3)

眼下西边和东边,皆有强敌,魏军只能往北或往南突围求生!安定位于关中之北,若是要突围,选择南门,向关中撤退,应该是最合适的方向!

可是,司马懿在考虑的是,此战失败,他也没法退去长安,否则曹操绝对饶不了他,命将休矣!因此,如果让他来决定从哪里突围,司马懿一定会选择北门,从此亡命漠北,苟延残喘而已!

但问题是,现在的南门和北门之外,还有无数陷阱和鸿沟的阻拦,即便蜀军守备兵力不足,可一举突出城门,也会受到那些本来用于防御敌人之工事的阻拦,再加上蜀军追击其后,想要平安退走难上加难!

况且,现在两军已经战至焦灼状态,难解难分,如果想要撤退,必须有人留下断后才行!

留谁断后?张郃还是徐晃?他们愿意吗?就算他们愿意,属下的士卒们愿意吗?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谁都清楚,断后者必死无疑,魏军上下,有谁敢于抱定必死的决心,为大军断后?筆趣庫

那么,司马懿可不可以抛下大军,只带亲兵护卫突围逃生呢?也不行!因为一旦主帅逃亡,大纛移动,全军都能看见,当官的都跑了,当兵的谁还肯卖死命击敌?估计顿时便会土崩瓦解!届时,蜀军一拥而上,全城追缴残敌,司马懿恐怕也很难逃出生天!

怎么办?一时间,司马懿陷入了难以取舍之境,眼看着蜀军越战越勇,魏军节节败退,不由暗自感叹,难道我司马懿,就要葬身于此处了吗?

哼!还没完呢!刘纬,你等着!司马懿想到这里,眼中忽然又露出了凶狠的目光,随即下达命令:鸣金!

有没有搞错,这个时候鸣金?两军已经绞杀在一起,难解难分,部队如何才能退下来呢?不,司马懿的目的,不是为了让部队撤下来,而是想在如此混乱的环境下,引起刘纬的注意!

“汉王何在!大都督有言相告!汉王何在!大都督有言相告……”随着一阵金钲之声,在司马懿后军敲响,他身边的近卫亲兵们也是扯着脖子朝向城头,齐声大喝道!很明显,司马懿是想暂停休战,与刘纬对话!

司马懿是怎么知道刘纬就在城头呢?因为汉王大旗,就在西城墙头高高竖立!

虽然如今的战争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变,说到底却还是冷兵器战争,主帅的旗帜,必须彰显在明显的位置,即使冒着暴露目标的危险,也要以此来激励士气,振奋军卒!

刘纬自然也是如此,他贵为汉王,是整个益州的领袖,更是所有汉军将士的主心骨和强有力的靠山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