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旱山隘口(2 / 3)

面!刘纬花费大力气和大价钱修建的这条新公路,其实也包括一些山间栈道,却不是木料铺设,而是使用了钢筋水泥,可谓实实在在的百年工程,非常结实!ъΙQǐkU.йEτ

遗憾的是,刘备没选择金牛道,这与之前使者故意带他走难行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看似无关痛痒的小小举动,却产生了巨大意义!为此,荆州军北进汉中的速度,严重迟缓,给刘纬赶回汉中,争取了不少时间!

显而易见,荆州军士卒想得到那百金的赏赐,几乎是不可能的!工程最终拖了十六天之久,才勉强草率完工!刘备也是言出必行,果然斩杀了不少消极怠工者,以示惩戒!

好在,虽大费周章,这条路终于通畅,事不宜迟,刘备和张飞立刻引军三万余,向北挺进,很快便来到了米仓道尽头的旱山隘口,只要通过这里,汉中平原将尽在眼前,可沿池水一路北进,直抵南郑,已不足百里之遥!

可遗憾的是,旱山隘口这里,汉军早已重兵布防,严阵以待,荆州军想要突破,势必登天!

隘口是什么?就是悬崖间狭窄的山口!那么旱山隘口,究竟有多宽呢?最窄处,竟不足七尺!汉代一尺,究竟折合成现代度量有多长,我们不必细说,但当时成年男子的普遍身高,就在七尺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那就是说,这道隘口,宽度只相当于一个普通成年男子的身高,简直就是山壁间的“夹扁石”、“一线天”!像这样的隘口,就算没有兵力驻防,想要通过,尚需组成一字长蛇阵,依次缓慢通行,更别提驻有重兵防御了!

那么领兵驻守旱山隘口的汉军将领,究竟是谁呢?就是老将严颜,他率一万江州兵,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前文我们说过,刘纬在西北战场上,与司马懿缠斗到最后,才刚刚停战,后方便传来了荆州军突然攻蜀的消息,当刘纬闻讯紧急启程往汉中赶回之际,荆州军已经兵临江州!因此,若从时间上来算,刘备抵达旱山隘口之时,刘纬应该还没赶回汉中,这主要是因为路途遥远,消息传递需要大量时间所致!

刘纬不在,参谋本部理应发挥代他指挥调度的作用,汉中方面显然更早得到消息,那时节刘备军只是刚刚拿下宣汉,这突然的剧变,震惊汉国朝野,参谋本部也是赶紧召开了军机会议,商讨御敌之策!

可是,一向效率很高的参谋本部,这一次却迟迟拿不出御敌方案,居然也发生了严重分歧,经几轮表决,仍然僵持不下,与荆州军之前的内部分歧,十分类似,军参们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