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军事改革(2 / 3)

于是,刘纬在回到汉中之后,便立刻宣布,参谋本部,未来军事决策会议中,表决比例,将修改为超过半数赞同,即可通过!

毕竟军事不同于**,要的就是快捷有效,若还是坚持三分之二表决通过,难免还会出现僵局!

可半数,那就太容易通过表决了,哪怕只多一票就行,为了避免出现同票情况,刘纬还刻意将军参岗位人数,设置成了单数,并规定涉及军事决策投票,不许投弃权票,要么同意,要么反对,态度必须明确!

不过,这样的调整,似乎会造成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表决太容易,会不会致使错误决策,也能堂而皇之地通过表决呢?多一票就行,难保有些军参,一时糊涂,表错了态度,支持了错误议案啊!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刘纬决定,授予参谋总长更大的权力,拥有一票否决资格!不过,这个权力不能滥用,也有一定限制,规定只有在刘纬不在汉中的情况下,才可以代他来使用,最起码参谋总长可以替刘纬盯着点,别让参谋本部犯下过于严重的错误,也就是了!

其实,刘纬授予参谋总长一票否决权,也是基于此前,甘宁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的教训,都说真理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的,可有些情况下,还真就未必,需要个人智慧突现灵光!

庞统其人,深谋远略,又非常了解诸葛亮和刘备,试想一下,若当时他是参谋总长,又有一票否决权,可能就不会让甘宁轻易离开秭归,并引导参谋本部,做出正确决策,而避免中计了!筆趣庫

总之,民主集中制,民主和集中都很重要,充分发扬民主,却忽视集中,便会造成扯皮争吵,耽搁时间效率!该民主的时候要民主,该集中的时候,就要集中,这两者缺一不可!

别看刘纬的改革,好像弱化了民主原则,可实际上,他在强化集中的同时,也更强调了军事民主原则!就在完成参谋本部的机构调整后,刘纬随即便在全军,推行了一项新制度,那就是允许基层军官,参与军事决策!

常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将领们面对实际状况,很难处处听从远在京城里的皇帝指令,尤其是应对某些突发状况时,因通讯不便,更需要统兵大将们能临机决断,随机应变,而不能只靠请示,等命令去打仗,那就容易贻误军机!

可是,刘纬推崇军事民主,发挥集体智慧,又岂能允许将领们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呢?这似乎是个矛盾!

但这一次,两件事情,给刘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