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针砭缺弊(2 / 3)

自己的统治策略,确实该改改了,以图让百姓们认可新生的大魏王朝,才是千秋万代的长久之计!

“嗯!言之有理!其三如何?”想到这里,曹操猛地点了点头,似乎很是认可孟达的说法,并请他继续说下去。

“汉王爱民如子,所行者,皆为民也;陛下视民如草芥,臣下亦然,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此乃不足之三耳!”孟达算是彻底打开了话匣子,如洪水倾泻,止不住了,又道出了曹操的第三点不足之处!

这第三点,乍一听来,似乎与第二点有些重复交集,但是说的却不是一回事!第二点,孟达是批评曹操手腕太狠,缺乏仁者之心,而这第三点,是在批评曹操,不能以民为本的痼疾!

此言一出,曹操心里很不乐意!这个孟达,有点偏心眼了吧?我为老百姓做过那么多好事,怎么能是视其如草芥呢!让我对老百姓好点,还能怎么好?

可是接着,曹操就突然回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兴鼎三年时,天下灾荒,民不聊生,他苦于无力救济,索性便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令他们自生自灭,结果造成了王奉之乱,席卷了中原大地,许久才平息下去!

对于当时的曹操而言,他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府库皆空,确实无力救灾!可是,今天听孟达这么一说,曹操才意识到,在这一点上,自己确实不如刘纬!

曹操早就听说,刘纬在蜀中兴办了许多义舍,免费看病,收留流民,百姓们就算活不下去了,也能得到救济!倘若自己也办了这些义舍,赶上大灾之年,百姓们又怎么会因活不下去,铤而走险,造反起事?

不过,开办义舍,需要花费大量钱粮,曹操不是不能办,而是不舍得办,也打心眼里不想办!那么,孟达批评曹操心里没有百姓,难道还冤枉吗?wwω.ЪiqíΚù.ИěT

孟子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失去了人心,自己所开创的大魏王朝,还能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吗?曹操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

尤其是想到,将来再与刘纬交手,魏国百姓们,却全都站到他的一边,一齐来反对自己的可能时,曹操更是感到有点不寒而栗!还指望什么江山社稷,千秋万代,恐怕在自己手里,就要葬送给刘纬了!

因此,曹操也是反复思量过后,觉得孟达所言有理,都是肺腑之言!这无疑激发了他想继续听下去的欲望,连忙点头,示意孟达,继续直言!

“汉王之财,取之于民,而用于民也;陛下之财,虽来于民,然用于民者,几何哉?汉王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