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乐城兵变(2 / 3)

操忠心耿耿,这道二选一的难题,可不容易抉择,两人也是秘密商议了许久,才做出了发动兵变,挟持曹操的决定!

曹真和曹休是什么人?曹氏宗亲!属于旧派勋贵一员,其实他们的利益,在推行变法新政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损害!类似曹仁、曹洪和夏侯楙他们的原因,我们就不再说了,只提及一点。

当初,孟达曾批评曹操任人唯亲,那么变法的过程中,势必要改变这一固有顽疾,尽量减少曹氏宗亲掌权!可是,曹氏宗族已经活跃在魏国**军事各个领域,一个萝卜一个坑,又该如何裁减呢?拿谁开刀呢?

裁撤自己的儿子,曹操绝不忍心,也没有那个必要,就只能是剥夺其他宗亲的权力了!曹操这么做,也是想通过此举,警告一下这些不可一世的曹氏宗亲,更是为后继之君,提前扫清威胁!

于是,曹仁、曹洪、夏侯楙等,或者被夺权,或者因为种种理由被降职,基本上风光不再,权势大打折扣;

曹真和曹休呢?没什么错失可查,曹操也无法直接裁撤他们,就只能是故意不升他们的官!因此,时值弘治三年,曹真和曹休居然还只是个杂号将军,已经多年没有升迁过了!

遭受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就算曹真和曹休一向忠心耿耿,心里也难免会犯嘀咕,对曹操的忠心,多少也打了点折扣!但是仅凭

htTΡδ://WwW.ЪǐQiKǔ.йēT这些,并不足以使曹真和曹休下定决心造反,他们考虑的,可比这点私利更加复杂得多!

如今,造反的皇子是谁?曹彰!要是别人还好,却偏偏是他!曹真和曹休,与他的关系太过密切,又是旧勋贵的一员,恐怕难免不受到株连,而被秋后算账!

曹操的性格,谁不了解?生性多疑,刚愎雄猜,就算曹真和曹休没有与曹彰暗通,参与叛乱,恐怕也会引来曹操的怀疑,目前局势晦暗不明,他敢相信自己吗?恐怕被剥夺兵权,只是迟早的事,甚至有可能被打成叛党,百口莫辩!

就算曹操英明睿智,没有胡乱怀疑曹真和曹休的忠心,更没有株连二人,可将来的太子呢,容得下他们吗?**都知道,曹真和曹休是曹彰**,太子或未来的皇帝,还不得视他们如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当然,看在同为曹氏宗族的面子上,将来的继承人也许会留他们一命,但是自己的**前途,可就全毁了,不仅饱受冷落冷眼,就连自由,恐怕都将失去,终身碌碌无为,苟活于世,生不如死!想到这些,曹真和曹休不寒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