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堵截货源(2 / 3)

赶往西平,在这里争着抢着,采购货源!

其实刘纬派人来,已经迟了一步,不过,做买卖这种事,可不讲究什么先来后到,肯定是谁出的价格高谁拿货,羌人与汉人做生意,难道还能跟你讲交情?因此,只要刘纬肯出高价,羌人哪管这些盐最终卖给谁了,必定乐于成交!

于是,刘纬便能收购大量胡盐,并囤积起来,使别的商人,无机可乘,等那些已经流入市场的胡盐消耗殆尽,老百姓又要买盐了,却发现市面上已经没有胡盐可买,便也只能再度选择蜀中井盐!如此一来,井盐的销售市场,可望能迅速恢复!

至于采购胡盐的资金,也是现成的,张鲁和刘璋掏的这笔巨款,可以暂时不兑付给盐井方面,毕竟还没到交货的日期,刘纬利用这个时间差,临时挪用一下,亦属合情合理。

如此一来,胡盐泛滥的势头,得以扼止,食盐市场一片混乱的局面,亦将重归正轨,除了让羌人赚到了不少好处外,这场危机,必将得以化解,以免损失进一步扩大!wwω.ЪiqíΚù.ИěT

不过,事已至此,问题又来了!刘纬采购那么多胡盐作甚?这东西,就是再怎么廉价,也是成本投入,更何况还是高价采买的,这笔开销,最终会落到谁的头上?难道要附加在井盐的销售价格中,让普通百姓去买单吗?

换作别人,也许真的会这么做,但刘纬绝对不会的,一直坚持以民为本,造福百姓原则的他,岂能雁过拔毛,从百姓头上,强行摊派?一直以来,刘纬都在想尽办法,降低食盐的销售价格,又岂能凭空涨价,增加百姓的负担呢!

那怎么办?难道这个成本,就由刘纬自己来买单了吗?不是他不想,而是他负担不起!

井盐的销售,本来价格就已经很低了,利润空间没有那么大,税收更是很低,如果再凭空多出一部分成本,意味着刘纬的收入锐减,到时候,他还拿什么来治国,拿什么来养兵?那二十万常备军,耗资巨大,缺了食盐收益,即便现在棉纺织业,蓬勃发展,获益匪浅,也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筆趣庫

既然是这样,那刘纬利用大肆采购的方式,堵截胡盐流出渠道的办法,也并不高明啊!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可羌人的食盐,还是在不停地大量产出,刘纬必须一直以高价购买,否则便会对井盐市场造成新的冲击,这笔冤枉钱,究竟得花到什么时候?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我们的主人公刘纬,可是个走一步看三步的精明人,他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又岂能用这种方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