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一本坏账(2 / 3)

是地方储备粮!

古代交通极为不便,运输十分困难,可以想象,怎么可能全国各地缴纳的税收粮草,全部运往都城,那得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况且,这些储备,随时可能还得用于地方,比如战争、赈灾和州郡开销,倘若全部集中到都城,再重新运往各地,那不是脱裤子放屁白费劲么!

因此,地方州郡,其实也有粮仓,储备着大量粮草,每年税收,只有一少部分被运往都城的太仓,余者,都是地方储备粮!不过,这种存粮一旦入库,也归朝廷统筹管理,地方官员未经允许,是不可以擅自动用的!一旦遇到战争和灾害,朝廷便会下令,就近从各地州郡调集粮草,运往前线或者赈济灾民!

举个例子,比如江陵遭灾了,那么朝廷便会下令先开江陵府库赈济,不足之数,再从襄阳或荆南等地,就近调运,倘若再有不足,便从上庸和巴东调运,总之,原则便是就近!

战争,亦是同理!部队打到哪里,肯定首先动用离前线最近的地方储备粮,不足之数,再从其他地区调配运输!这样,便可省却许多运力,避免了粮草和物资,被运来运去,白费力气的尴尬窘境,即便是现在,运输能力如此发达的时代,道理也是如此!

因而,汉国的所谓府库存粮,可不都是存在汉中,汉中太仓储备,还不及全部地方存粮的十分之一呢!

我们一直在说,由于刘纬在荆州推行了杂交水稻种植,获得了成功,使荆州连续多年大丰收,那里已经成为了刘纬的一座大粮仓,储备着数以百万计的地方存粮,被调运走的并不多,都存在荆州各地的府库之中!

本着就近原则,为支援刘纬平定羌人之乱,还有征伐中原的战役,徐庶调用的粮草物资,大部分都是出汉中太仓和西北各地,荆州太过遥远,运输不便,几乎指望不上!

因此,那时候从账面上看,总体而言,汉国府库,还有海量存粮,可事实上呢,却大部分都在荆州,其余地区的存粮,已经不多了!

然而,因为薛综和程秉贪功心切,再加上世子刘瑾助纣为虐,荆州竟意外丢失,落入了孙权的手中,与之一同失去的,便是荆州各地府库的地方储备粮,致使孙权大发了一笔横财,而徐庶的账面上,却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坏账,本来看似充裕的府库存粮,竟突然凭空消失,目前已所剩无几了!

为此,徐庶也是焦头烂额,忧心不已,为解决粮食问题,他都快把账本翻烂了,可谓抠砖扒缝,四处淘弄,甚至下令动用储备金,千里迢迢,去南中采办粮草,还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