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众望所归(2 / 3)

通过考试者,官复原职,成绩优异,甚至可以获得升迁;不能通过考试者,或超过五年期限,仍未参加学习者,将就地免职,不管你官多大,一视同仁!

这也就是说,不仅步骘、顾雍等人要去学习,就连鲁肃和诸葛瑾也逃不掉,不管你多忙,都要抽出至少一年的时间,去干部学堂学习深造,否则,这个官,你就别想当了!筆趣庫

这个奇葩的制度,可谓前无古人,惊世骇俗,一时间引得热议纷纷,造成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东吴官员叫苦不迭,心怀抵触,但普通民众,却拍手称快,叫好一片!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呢?因为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前,仕途基本被大家世族所垄断,有的人不学无术,却因为家族背景,生来就能做官,公平与否,暂且不论,这样的人当官,有几个会是爱民如子,造福百姓的好官?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昏官、酷吏、恶吏遍地,百姓苦不堪言,却只能逆来顺受,早已不满至极!如今听说,汉王刘纬逼着官员们去学习改造,合格才能为官,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道理很简单,如此制度下,那些**恶吏,还有不学无术之辈,肯定会遭到无情的淘汰,要想继续为官,就必须改变,最终获益者肯定是普通百姓,他们再也不用忍受那些尸位素餐,或者贪污受贿,欺民害民的官员了,能不高兴嘛!

同时,东吴百姓,也是从刘纬的诸多政策上看出来了,他果然是个一心为民的仁主,必将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在他的治下,日子终于越来越有盼头了!

一时间,刘纬的人望,与日俱增,东吴百姓本来对他的印象就不错,现在更是众望所归!

刘纬呢,也没闲着,在操办好吴国太的丧事之后,他便带着孙尚香一起,巡视江东各地,走到寻常百姓之中,做亲民之表率,又赢得了一波好评!

同时,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第一期的《建业时报》终于正式发行了,内容及其丰富,除了刘纬颁布的各项新政法规外,还有许多介绍蜀地风土人情的文章,令普通民众闻之,不禁十分向往,干劲就更足了!

不过,吴地不同于蜀地,文化知识普及程度非常低,报纸发行以后,百姓们因为不识字,购买者寥寥无几,所获消息,还是通过那些识字的人,读报得来的!

刘纬可不相信这些读报的人,他们都是旧派书生,思想意识和境界都远远不够,容易误读、误导和误解其中的有些内容!

于是,刘纬精心选派了一些文牍书者,遍布于东吴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