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万事俱备(2 / 3)

曹叡是在汉中生活过的,耳濡目染,亲眼见过汉中股市和债券市场运作,以及金融体系的运行模式,并暗中留心,总结学习,颇有心得!

因此,曹叡在召集人手的同时,又在邺城,恢复了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正常运作,为治理黄河募集资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第一步,就是筹集拆借一大笔资金,兑现过期的债券,恢复官府的信誉!

此消息一出,立时引来一场兑现狂潮,许多人拿着手里的债券,挤着前往取款,争先恐后,生怕去晚了,这钱就取不到了!可结果呢,所有前来兑现债券的人们发现,每个人都取到了钱不说,利息也十分可观,竟远超预期,获利匪浅!wwω.ЪiqíΚù.ИěT

而且,在兑现债券的现场,还有一个购买债券的窗口,贴着醒目的宣传标语,细则当中,写明此债券,是为了治理黄河募集资金,并给出了更高的利息承诺,十分youren!

尽管这些投资人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可是眼下见债券能够兑现,又有大利可图,便再度动心,鬼使神差一般,拿兑换来的钱,又去买了新的债券!结果曹叡才刚刚发出去的钱,很快又收回来了,还恢复了官府的信誉!

这还不算,因为人人都在买,再加上报纸不遗余力大肆宣传,购买治河股票和债券的人越来越多,蜂拥而至,这些手里有点闲钱的富人们,都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竟趋之若鹜,直至所有股票债券销售一空,曹叡也因此募集了一笔十分可观的资金,起码工程的启动款,足够了!

有了资金,下一步便是采买原材料!曹叡仿效刘纬,决定把材料采购,外包给商人们去做,搞了一场竞标大会!

治理黄河,可是一项长期的大工程,其中利益,可想而知,商人们闻听此讯,觉得有利可图,也是纷纷前来竞标,现场气氛十分火爆,更低的报价不断涌现,直到最后,中标的是青州大商人徐广,他报出的价格,令人咋舌,低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徐广是个商人,当然不能做赔本的买卖,他的原则是薄利多销!这是皇帝十分重视,且亲自督办的工程,利润肯定少不了,就算赚不到多少钱,起码还能获得个好名声,甚至受到皇帝的嘉奖,混个一官半职,封个爵位啥的,也说不定呢!HTtρs://Μ.Ъīqiκυ.ΠEt

商人外包原材料,不仅价格低廉,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官府省去了运输的环节,他们可以直接送货上门,直接把原材料,运抵工地!曹叡从刘纬那里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