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错失漏洞(2 / 3)

重损耗国力,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活动,导致魏国越来越弱,老百姓将苦不堪言!HTtρs://Μ.Ъīqiκυ.ΠEt

历史上,就有这样的先例!比如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众多,其中一项,便是秦始皇透支民力,大肆营造各种工程建设,阿旁宫、骊山陵,以及著名的万里长城,所需要的民夫,何止百万?一修便是好多年,占用了大量劳动人口,致使民间百姓徭役沉重,都没有工夫去耕种粮食了!

民以食为天,这话可一点不假!对于粮食产量极低的古代来说,农业才是根本,否则,没有饭吃,不是乱套了么!刘纬是因为有番薯这种高产作物,以及改良的杂交水稻,保证了粮食产量,才能腾出手来发展工商业,否则,也是舍本逐末,自取灭亡之道!

如今的曹叡,把这个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了,应该是因为曾经在汉中生活过,目睹刘纬治下之繁荣,深有感触,便极力效仿于他,却忽略了自己的实际情况,照猫画虎,东施效颦,却没有学到精髓,便想营造如此浩大工程,自不量力,早晚会出乱子!

别看现在,老百姓十分拥护曹叡,觉得他是个明君圣主,可是,一旦治河工程开启以后,大家慢慢地就会觉察出不对劲了,怎么日子反而越过越差呢?

届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反而会引来诸多质疑,可曹叡却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停止施工,否则之前的投入就都打了水漂,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造成的后果,便会越来越严重,直至产生更大的危机!

而引发这场危机的导火索,很有可能就是治河股票和债券!刘纬敏锐洞察到,曹叡虽然是个好学生,却还是没学到精髓,甚至不如孟达,他发行的这个股票和债券,注定是要亏得很惨的!

什么是股票?就是投资参股的凭证,待获得收益以后,按照股权比例,分得利润,这才是发行股票的初衷与本质!至于流通到市面上交易,炒股票赚差价的投机行为,只是衍生出来的附加价值而已!

既然是要分红获利,前提条件,便是有利可图!就比如刘纬当年发行的棉花股票,筹集资金是为了推广种棉,一旦棉花种植推广开来,并获得丰收,每年产出的棉花就是收益,拿到市场上一卖,便获得了红利!

有了利润,就可以给购买股票的人分享红利了,哪怕头两年是亏的,没有红利可分,今后也迟早有利可图!

债券,几乎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融来的资金,一定要投资到有利可赚的行业当中,否则,不就亏本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