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花言巧语(2 / 3)

,却被邓艾谏阻下来!

邓艾说,此番胜利,损失颇多,全军上下,仅剩一万余人,但据情报显示,洛阳有守军一万,再加上从伊阙关退却的败兵,总人数不下一万五千人!

也就是说,攻守双方的兵力,基本持平,魏军没有优势,面对城高池深,防备森严的洛阳城,很难突破城防,又何必去触那个霉头?不如暂且休整部队,停留观望,看形势发展,再决定是否进兵!

司马懿给于禁下达的任务,是攻克伊阙关,如果顺利,则继续进兵洛阳,目的是为了造成紧张局势,吸引汉军主力!可于禁要是真的这么做了,无异于将压力全部揽于己身,搞不好把南阳军都拼光了,将失去安身立命的资本,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目前,于禁已经攻下了伊阙关,任务完成了,可以向司马懿交代了,至于没有继续进兵洛阳,也好解释,因为这是一场惨胜,损失太大,部队亟需休整,无法连续作战!这个理由很过硬,量司马懿也说不出什么二话!

邓艾建议,南阳军就停留在伊阙关休整,并派出探马,刺探军情,主要关注的,就是虎牢关和河东郡那边的情势和战况!如果司马懿和张郃他们获胜,于禁便马上率军赶赴洛阳,抢个头功;如果司马懿和张郃他们败了,于禁就不用去洛阳了,守住伊阙关,便是大功一件!

总之,于禁现在要做的,不是力扛重鼎,孤军深入,而是锦上添花,寻机而动!指挥打仗也好,混官场也罢,都需要个巧劲,留个心眼,便能一本万利,事半功倍,否则,必是费力不讨好,还把自己的老本,都赔进去了!

别说,邓艾这番花言巧语,于禁真听进去了,竟十分心动!回想当年,自己屈辱投降,身败名裂,继而流放边关的不堪往事,于禁不免痛心疾首,落得如此境地,不就是因为当年的夏口之战么!

邓艾说的对啊!想当初,我就是太实在了,被程昱言语一激,就立下了军令状,结果遭了他的算计,果然兵败,投降受辱!今天,我可不能再重蹈覆辙,带一万多人去攻打洛阳,确实是下策,无论成败与否,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自己啊!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嗯!不去洛阳了!就在伊阙关停留休整!于禁思来想去,终于下定了决心!不过,随后他的目光便锁定在了邓艾的身上,不停上下打量,心说:邓艾这家伙,不简单呐,以前还真没看出来,他竟然有如此心计!

事实上,邓艾哪是为了于禁考虑,他是为自己着想!明知道是火坑,还要跟着于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