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性情中人(2 / 3)

到底答应了曹植,派人从邺城救走了王凌!那么,刘纬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首先一点,刘纬肯定王凌不忘旧主,忠诚执念之心,对此人,也很感兴趣!

曾几何时,曹操御极称帝,群臣膜拜,万众称颂,可司马懿兵变夺权以后,有多少人立刻转投于他?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简直毫无忠孝节义之心,这样的人,刘纬是非常不喜欢的!

而王凌呢?虽然欲救大魏王朝,有些自不量力的感觉,可出发点却是令刘纬十分欣赏的!别看他忠心耿耿,难忘旧主,好像不可能对别人忠心,可实际上,这种人一旦转投了他人,也同样会是个铮铮铁骨的忠臣良将!

像钟繇那种投机钻营之徒,刘纬都能把他改造成功,现在担任了大理寺卿这样的要职,王凌如此忠臣,倘若能投奔汉国,必能成为国之栋梁,社稷之福!

刘纬若能趁此良机,救其性命,以王凌的个性,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了,今后对刘纬,还不忠心效命,敢负厚恩?这是其一!

其二,王凌所代表的文人士子力量,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拉拢了王凌,刘纬就等于把这些人一道收入囊中!倘若这帮家伙,倒向了刘纬,青州还不是早晚归属刘纬,如囊中之物?HTtρs://Μ.Ъīqiκυ.ΠEt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人士子,若不支持司马懿,反而倒向刘纬,那么刘纬的胜算,不就更大了吗?

还有,刘纬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在古代实现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由民选丞相组阁,治理内政!

可是,若以个人身份参选丞相,难度太大了,早晚要形成政党制度,由**出任丞相组阁,甚至可能几党联合执政,共同组阁,这也是发展的必然!筆趣庫

那么,这些党派从哪来啊?目前的状况,大多以同乡好友结成党羽,地域特征十分明显!不过,要是吸收了这些清流雅士,文人儒生,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分地域自成**,岂不就是现成的政党坯子?

况且,打江山靠武夫,治国还得靠知识分子,读书种子,必将成为未来的中流砥柱,刘纬通过曹植和王凌争取他们,也是在为将来做铺垫!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刘纬不忍见司马懿为了平定叛乱,戕害无辜!

王凌若落入司马懿手里,他必定要在诛杀王凌的同时,追究其党羽,由这家伙过去的所作所为来看,免不了又是一片人头落地,株连甚广!

但是,王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