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白手起家(2 / 3)

,今后这小子,就再也没有机会兴风作浪,造反作乱了!

刘瑾是否体会到刘纬的这番良苦用心,不得而知,总之最后,他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在返回关中以后,果然在郿县,把自己的商贸行开办起来,取名“达通商行”,主营业务,便是与西域诸国的通商贸易!ъΙQǐkU.йEτ

刘瑾在敦煌待了那么久,自然对西域风土人情,有所了解,甚至还学了些柯尔克孜语,在当地,也有不少的朋友!因此,他的商路,很快便建立起来,借着刘纬征服西域,与贵霜帝国开展贸易往来的东风,开始做起了生意!

别看刘瑾在造反方面,**无能,经商竟是把好手,甚至于到最后,垄断了几乎整条西域商路,除了官方贸易外,私人贸易量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刘瑾的达通商行经手的,就连费氏一族想要分一杯羹,都很难介入!

刘纬对此,自然也是乐见其成!看着儿子的买卖越做越大,他也非常高兴,同时,公私兼顾,用几年时间,修建了一条贯通河西走廊的公路,既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紧密联系,又为商队运输,提供了便利!

这条路,真可谓一条输血的大动脉!大量汉地特产,如丝绸、茶叶、棉布、蜀纸等,用刘纬发明的三蹦子,可以轻而易举运往敦煌,效率大大提升,亦使那里成为西域商人批发汉地货品的集散地!

刘瑾在敦煌待了那么多年,人脉关系自然更熟,他也因此一跃成为汉地商品在敦煌最大的批发商,守着河西走廊的一条商路,便发了大财!

那么,刘瑾的成功,是否借助了刘纬,或者张鲁等人的力量和影响呢?说一点没有,纯属扒瞎,怎么可能呢?却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了刘瑾的能力!

就比如刘纬修的这条河西公路吧,我们也说了,多少有点公私兼顾的味道,虽然是着眼于大局,却也让刘瑾借助到了不少的便利!

但反过来说,刘瑾也为这条路的建成,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要知道,河西公路,想走是要收费的,可不是免费公路,刘瑾的商队频繁往来,耗资巨大,又给官府缴纳了大量税费,刘纬很快便基本收回了筑路成本,等同于刘瑾为修路出了一半以上的资金!说是互惠互利,亦不为过!

再比如张鲁,他可是刘瑾的亲外公,又是蜀中最大的富豪之一!虽然刘纬已经明确禁止张鲁帮助刘瑾,可生意上的往来,界限哪有那么清楚?

刘瑾想把生意做大,肯定需要大量资金,自己手里那点钱,哪够啊?去制钱局贷款,又缺少抵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