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过硬货色(2 / 3)

交易条件,居然是用铁矿石换取炼成的钢铁坯料!

铁矿石能够炼出多少钢铁,与其含铁量有关!许多时候,一车矿石,也未必能炼出一块坯料!卑弥呼欲图扩充军备,最缺少的就是钢铁,却还得用坯料去换铁矿石,这一来一回,自己能剩下的,将非常有限,这买卖也太亏了!

也许马韩王金鹤宰也知道,这种苛刻的条件,卑弥呼很难接受,便也适当做出了让步和承诺!其一,压低铁矿石价格;其二,承诺提供大量货源;其三,承诺送货上门!

第一条,尽量压低铁矿石的价格,同时抬高钢铁坯料价格,卑弥呼所掌握的炼钢技术就值钱了,等于是做了一笔原材料加工的买卖,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剩下更多的钢铁原料;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第二条,金鹤宰承诺源源不断提供大量矿石,则可以保证卑弥呼的炼钢生产,进入可持续性的发展状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损耗,形成规模效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薄利多销,长此以往,也能剩下不少钢铁坯料;

第三条,就更加显而易见了,送货上门,卑弥呼便省去了运输费用,提高了生产和出货的效率!

这三个条件,虽然还算不上尽善尽美,却已经是卑弥呼最好的选择了!于是,邪马台国与马韩人的海上贸易便由此展开,往来不断,双方也算各得其所,互惠互利!

不过,一段时间以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有些日本商人看到了商机,觉得有利可图,便开始做起了钢铁买卖的生意,他们从卑弥呼那里高价购买铁坯料,装船运往马韩国,卖给金鹤宰,再由当地低价采买大量铁矿石,运回邪马台,卖给卑弥呼,从中赚取差价,利润也不小呢!

说白了,这些商人所充当的角色,就是物流!有了这些家伙往返对马海峡两岸,金鹤宰也不必经常送货上门了,卑弥呼呢,也不用过于操心货源问题,自然乐见其成,皆大欢喜!

这就是倭人与马韩人之间,进行钢铁买卖的来龙去脉!也正是因此,司马懿才在路上,截下了一伙倭人商队,获得了如此众多的消息情报,并发现了未来可以赚大钱的一条生财之道!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几个倭国商人,也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司马懿了,因此,他也了解了卑弥呼那里,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然而,司马懿却无法复制金鹤宰的套路,因为魏国境内的铁矿山,距离沿海太远,运输成本太高,价格肯定不低!倭国商人有便宜的矿石可买,何必去买司马懿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