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五等封爵(2 / 3)

每日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比过年还高兴,整个长安城,甚至整个汉国,都洋溢在一片和谐喜乐的氛围当中!

然而,好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封皇后和立太子之后,还有一个重要流程,那就是大封群臣!这也是臣民们无比期待,望眼欲穿的重头戏!

开国之君,大封群臣,是历朝历代的规律!不过,您不要误会,这里的封,指的是加封,皇帝授予给群臣诸将的是荣誉和待遇,可不是重要官职的调动和委任!

换言之,刘纬不是要任命谁谁谁为丞相,谁谁谁为大将军,而是要赐予他们爵位及相关的荣誉称号!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复杂,这是因为自汉末以来,封爵体系几近崩溃,毫无秩序可言,列侯赐封,多如牛毛,是人不是人的,头上都有个侯爵的头衔,就连自封为王公者也并不罕见,用一个词来形容,便是乱套!

不说别人,就说刘纬的属下们吧,单县侯就有二十多个,乡侯亭侯,更是不计其数!

如今的刘纬已改朝换代,君临天下,势必要对旧有的封爵制度进行改革,又不能辜负了开国之臣的期望,寒了众人之心!因此,他经过反复思量,并征询了多方意见以后,制定了一套新的封爵制度——五等爵位制!

这个五个等级的爵位,分别为公、侯、伯、子、男,并以谥词美称,取代传统的地域封号!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不是西方那套封爵制度吗?不!这是我们中国的,起源与西周!

至于与西方爵位制度相似,是因为翻译的缘故,也是历史上的一种巧合,恰好他们也是五等封爵,当时的翻译就用周朝封爵的五个等级,把西方爵位翻译成后来人们所熟知的称呼而已,其实五等封爵制度,是我们自己的!

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号称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和晋文公,只是侯爵,在当时理应称为齐侯和晋侯;秦穆公,更是比他们还低一档,为伯爵,理应称为秦伯!之所以称公,是因为这些诸侯称霸一方以后,那些溜须拍**家伙,从称呼上给他们提升了等级!

至于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人,不是子爵,就是男爵,地位最低,自觉没有面子,再加上藐视周天子权威,比上面那几位还要过分,直接称王了!wwω.ЪiqíΚù.ИěT

这也就是说,刘纬所推出的五等封爵制度,并非原创,而是复古,引荐了周朝制度!众所周知,礼仪源自西周,这种复古的做法,于三国时代的古人,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唯一的不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