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荀彧胜出(2 / 3)

权,均采用了各种**政策,故意蒙昧百姓,民智自然得不到启蒙与开发!

可刘纬这些年做了什么?三件大事!一是大力普及教育,教百姓识字学文化;二是创造性地发行了报纸刊物,令百姓们足不出户,亦可闻天下之事;三是努力发展经济,使多数百姓衣食饱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丰富了文化生活之余,也让他们终于有了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

开启民智,就好像开一把锁,只要钥匙拿对了,便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甚至不必为此刻意为之,百姓们的启蒙意识,就会自行猛醒!

黄权误就误在,还用老一套的眼光去看如今的百姓,以为他们还是什么都不懂的**,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收买他们,岂料聪明反被聪明误,愿意买他账的人,并不多!

特别是蜀中百姓!按理来说,他们本着支持同乡之目的,也该把票投给黄权吧?没有!其中竟有一半人,投票给了荀彧,再加上荀彧其他州郡的支持者众多,能以绝对优势赢下大选,也就不足为奇了!筆趣庫

为什么百姓中的大多数,都不愿把票投给黄权呢?我们逐条分析一下!

首先,黄权提出遵行令旨,并不违背百姓们的立场,他们也愿意尊崇刘纬,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早已领会了刘纬一心想要推行民主**的真心实愿,自然希望首任民选丞相践行民主**的精髓,符合皇帝刘纬之期待!

换言之,刘纬喜欢什么,现在的汉国百姓们也就追捧什么,刘纬的心愿,就是百姓的心愿,早已君民一体,同心同德!黄权觉得百姓们一时间接受不了换个当家人,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百姓们中的许多人可不这么想!

其次,黄权提出的削减赋税,虽然听起来对百姓们十分有利,却忽视了民智开启的群众们,那一颗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汉国本来赋税就不高,刘纬从未压榨过百姓,且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还要如何削减?

难道一个铜板也不收,就是好事吗?有国才有家,国之兴旺,家也兴旺的道理,许多人都懂,你黄权提出进一步削减赋税,造成国家没钱花,拿什么造福于民啊?这不是胡来嘛!

再有,广开学堂,兴办医所,在百姓们看来,也都是小儿科,虽然涉及到切身利益,却是刘纬一直以来政策的一种补充和延续,他这么多年来,一致致力于教育和医疗体系建设,从未松懈,用得着你黄权跟风仿效,锦上添花?

要知道,你黄权若是当选,可是一国丞相,难道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