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讨贼文诏(2 / 3)

不过随后,刘纬话锋一转,又给司马昭指出了一条明路,那就是主动放弃抵抗,无条件投降,其精髓在于“微人殒哉”,意思是,只要司马昭肯投降,晋国方面,不会有一人受到惩罚而丢了性命,包括他司马昭!

本来么,司马昭又不像司马懿那样,犯下无可饶恕的战争罪行,如今又能主动献国投降,避免流血牺牲,拯救许多无辜者的生命,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将功折罪,也不至于丢了性命,刘纬甚至可以善待于他,封侯赐爵,荣耀而终,也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了!

不过,刘纬同时也警告司马昭,以及那些为虎作伥之徒,胆敢顽抗到底,就是灭亡的下场,“齑粉”二字最为贴切,意思就是,他们不但性命不保,而且,还会身败名裂,遗臭万年!wwω.ЪiqíΚù.ИěT

文章最后,刘纬在提醒晋国诸人慎重考虑的同时,也对汉国军民提出了希望,号召他们团结一心,勠力共勉,倘若司马昭选择顽抗到底,便就此一举消灭晋国,一统天下!

有一个细节,不知您注意到没有,通篇文章,没有一句带有晋国字样,而是一口一个“司马氏者”,其实刘纬是故意的,就是想通过这篇檄文,告诉晋国臣民百姓,汉军的敌人,只是司马昭及其党羽,惩办首恶,余者不论!

汉军一贯与民秋毫无犯,不扰百姓,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晋国臣民百姓,最好不要被司马昭所利用,与汉军为敌,该开城投降,就痛痛快快地,接下来,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在汉国治下,日子只能比从前更有盼头!

群小束手,悬颅负荆,事实上,就是在暗示晋国人投降之意,你们可别稀里糊涂地,上了司马昭这条贼船,在此番暴风骤雨般的变局当中,被他拉去陪葬!

因此,刘纬这篇文章,说是讨贼檄文,却也兼具劝降书之意,既发出了最后通牒,言之赫赫,也给司马昭及晋国诸人留了一条活路,同时,还能分化晋国百姓之心,可谓一箭多雕!

那么,司马昭看过这篇文章以后,又作何反应呢?你还别说,有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他真有点动心了!

司马昭心里十分清楚,父亲的失败,意味着晋国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如今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就更不是汉国的对手了!既然晋国早晚要灭亡,投降,虽然很丢人,却未必不是明智的选择!

司马昭不惧一死,怕就怕死后,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另外,一旦自己负隅顽抗,最终覆灭,恐怕盛极一时的司马氏一族,亦将就此而衰亡,断子绝孙,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