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赋诗(1 / 17)

绍宋 榴弹怕水 7223 字 4个月前

年根下,东南检地到底是弄出了人命。

不是下去检地的官吏被烧死,而是有一名王姓余杭士人在公阁会后试图串联对抗朝廷新政,结果被多人告发,罪证确凿,结果在御前班直抵达他家之前,惊吓过度,选择了自缢身亡。

当时,正是腊月二十八的上午。

死人了,而且是过年这个时间死了人,让东南的**气氛立即变得微妙了起来。

这种心理似乎也不用特别解释……尸体现成的摆在那里,不当盾牌和武器简直浪费……都逼死人了,官家和相公还不住手吗?

于是乎,年节之后,借着东京派来的问安使抵达杭州的机会,当场便有杭州本地公阁成员以问安的名义至凤凰山上奉献年礼,同时上书弹劾御前统制提举皇城司杨沂中逼凌人命,谏言赵官家宽宏待人,同时正式建议赵官家和吕相公暂停检地行动,以免耽误春耕。

不过,赵官家和吕相公,具体来说是赵官家的回应非常直接和迅速。

首先,原案……也就是死了人的余杭士人串联一案,依然坚持原定处置方略,所有有串联对抗行为的公阁成员被开除出阁,逮捕入狱,然后迅速被统一流放到了黄河一线看管服役两年,并处罚金。而死掉的王某人,因为查实他在多处地方持有田产,且多为‘使他人代持’,逃避对抗国家大略明显,再加上是这次串联的主谋,家中却是果然如之前警告的那般被铁骑围住了抄家。

至于王某人本人,畏罪**,死则死矣。

其次,针对杭州本地的上书言事……赵官家却是并未有任何多余表达,只是公开批复驳斥而已。按照吕本中在年后第一期新起的江南行在邸报,所谓凤凰旬刊上的论调来说,官家这是就事论事,虽然圣意明确反对这些无理的谏言和弹劾,但绝不会因为上书这个行为就做出处罚,否则,还办什么公阁?还维持什么言路呢?

同时,吕学士还在报上说了,王某人的**本质上是在对抗调查,止于抄家已经很仁慈了,如果有人真的煽动百姓,试图武装抗拒,那就要勿谓言之不预了。

软硬兼施,明确表达了赵官家的决心之后,这次骤然泛起对抗检地的波澜本身即刻平复。

但王氏作为余杭首善之家,人死了还要被铁骑围住抄家,也的确引爆了东南地方上上下下的兔死狐悲之心……此事之后,大量的两路公阁成员,利用东南顺畅的交通条件和公阁体制开始大面积上书,却不再说检地和土断,不再议论新政,而是集中攻击皇城司、军统司,将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