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家可有意见?」
内阁大学士费宏出列道:「陛下,若是朝廷委派一名没有官职的人前去查案,只怕于法理不合。」
有心人听出些门道。
难道皇帝是想借机,再给唐寅官职?现在探讨的问题,难道不是用不用派人去的问题?怎么一上来就讨论起派谁去的问题了?
朱四显得很坚持:「朕对唐寅承诺过,只要他不愿意,不会再让他回朝当官,就算现在有差事交给他,朕也不能违背之前做出的承诺。就让锦衣卫派几人随他去,另外……朕认为从翰林院中抽调几人前去探访,随唐寅一起,应该最为稳妥。」
既要派唐寅,还要派翰林院的人去?
这是什么路数?
只是因为地方有百姓去矿场闹事?
就算真的要查事情原委,难道不是让刑部的人去最为合适?或者六部中抽调人手也行,怎么偏偏选中翰林院的人?
孙交道:「老臣赞同陛下的意见,翰苑中人多步涉及朝堂纷争,老臣举荐翰林侍讲杨慎,以及翰林编修徐阶二人。」
众大臣目瞪口呆。
随即他们好像明白什么,感情皇帝跟孙交的对话,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吧?
皇帝一说要派翰林院的人去查此事,孙交立即就有人选举荐出来,这能是巧合?难道孙交早就对此事有过深思熟虑?
朱四没有马上应允,而是望向杨廷和,问道:「不知杨阁老对此有何见地?派人去,还是不派?若真要派人,以唐寅、杨慎和徐阶这三人,不知意下如何?」
问题又抛到了杨廷和这里。
其实杨廷和也不太能看明白这事情到底有什么诀窍。
地方百姓闹事,闹得很不是时候,照理说此时地方上矿山交接都已经谈妥,锦衣卫都要把矿山交出来了,而地方官绅也都在配合知府衙门接手矿场,怎么突然就有人跳出来闹事?
这闹事的,想来不会是地方官绅吧?
当然事情无绝对,也有可能是府衙的作为触及地方百姓根本利益,百姓忍无可忍,才奋起反抗?
再不然就只有一种解释,根本就是皇帝的人,也就是锦衣卫,心有不甘,挑唆了地方百姓前去闹事。
可先前锦衣卫开矿时,跟地方百姓的关系本来就闹得很僵,锦衣卫如何做到把地方百姓给鼓动起来的?
再或是锦衣卫先招惹了地方百姓,逼得地方百姓还击?
杨廷和一时理不清头绪,但依然俯首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