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 马歇尔(1)(1 / 4)

奋斗在苏俄 懵懂的猪 1519 字 11个月前

所谓的“教育俄罗斯化”,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在语言和历史两大教学内容上,强行推动俄罗斯化的改革,按照卡冈诺维奇同志的要求,西乌克兰地区所有的学校,不管是什么层级的学校,一律取消对乌克兰语和乌克兰历史的教学,转而大力推动俄语和俄罗斯历史的教学。

另外,卡冈诺维奇同志还对西乌克兰地区的官员人事问题,做出了大规模的变更,他下达命令,要求西乌克兰地区的各个城市党委系统做出调整,将本地乌克兰族干部的人数,限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超出这一比例范围内的城市,必须将干部名单上报基辅,再由基辅做出统筹调动。

在对西乌克兰地区的教育俄罗斯化改革问题上,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在将近二十年前,卡冈诺维奇同志第一次主政乌克兰的时候,他就推动过这个政策,也正因为如此,他当时才在乌克兰地区遭到了大量官员的反对,最终不得不狼狈的离开基辅,返回莫斯科。

而这一次,他重回乌克兰,依旧还要推动这项工作,很显然,这就是他的一点偏执。

至于说对人事问题的调整,卡冈诺维奇同志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涤荡乌克兰地方上的赫鲁晓夫派系力量。在卫国战争中,赫鲁晓夫同志几乎是随着苏联红军在乌克兰的推进而一步步接手乌克兰地区工作的,尤其是在西乌克兰地区,方方面面的主要官员,可以说基本都是由赫鲁晓夫同志安排的。

这次赫鲁晓夫同志为什么被直接拿掉书记职务?那可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完成好粮食征收工作,同时,也是因为有人批评他在乌克兰的工作存在问题,说他已经成为了基辅的“沙皇”。与他一同受到批评的还有贝利亚同志,后者被称为是格鲁吉亚的“沙皇”。

所以,莫斯科之所以将卡冈诺维奇安排到乌克兰来,一方面是希望他能够在乌克兰的农业问题上做出建树,扭转乌克兰地区农业颓败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能够撼动赫鲁晓夫同志在乌克兰的绝对权威,从而对其在乌克兰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制衡——组织工作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上级组织总是希望下级组织能够和睦,能够团结一致搞工作,但若是下级组织真的一团和气,毫无矛盾了,上级组织又会有别样的想法,莫斯科对基辅的态度,同样也是如此。

因此种种,卡冈诺维奇同志在西乌克兰做出的人事调整工作,同样也得到了莫斯科的大力支持,以他在乌克兰的威信,如果是没有莫斯科的支持,这样的工作恐怕也是不好推行的。

卡冈诺维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