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至高皇权(3 / 4)

不是万历。

朱允炆掌控朝廷已长达十年,现在是十一个年头,地位比泰山还稳,没人能动摇,也没人能撼动,这个时候,反抗的也只能说几句话发泄发泄,表达下反对立场,但真正执行时,还是不得不乖乖听话。

为了避免血本无归,被追究责任,仅仅三天,就已经有二百余京官请罪退地,这是连观望都懒得观望了。

尤其是一些御史,正七品官,超出三百亩地的可不在少数,这批人在王真名字是否留在英烈碑的问题上彻底得罪了水师都督府,现在水师都督府都参与到查地之中了,不赶紧退地怕是会被人摁着打。

水师,就职权而言,如何都参与不到田亩事宜之中,可朱允炆任性,非要这样干,谁也无话可说,只能先退地。

夏元吉是最郁闷的,官员一个个退地,支出的可是户部,这是一个巨大的洞,没个几百万两钱钞未必能填平,现在是京官还好

ωωw.Bǐqυgétν.net,可马上就到地方官了,去年的一点结余,看来又要花光了,皇上就是看不得户部有存余啊……

朱文奎对朱允炆敬佩不已,这就是天子,是帝王,霸气!

朱允炆让朱文奎见识到了皇权无与伦比的威力,同时也警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你深入分析,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的,才能如此霸气。若自己都不清楚前面的路是不是行得通,就需要多听取大臣的意见,避免专断独行。”

朱文奎受教。

自建文十一年开始,朱文奎每日下午都需要花费两个时辰至武英殿,在朱允炆的监督下处理政务,不懂得,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朱允炆并不会直接给朱文奎“答案”,而是让朱文奎暂且放下,回到东宫之后自己思考或东宫官员商议,第二日再讨论。

相对于朱元璋将朱标交给一干大儒,朱允炆直接将朱文奎带到了身边,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教导,并积极培养朱文奎的主见、判断、思考与大局观。

朝臣对朱允炆如此用心教导太子也倍感欣慰,朱允炆的施政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突破,出现了任何朝代不曾有过的诸多事物与问题,只依靠纯粹儒学培养出来的储君未必能驾驭得了纷繁复杂的局面。

现在建文皇帝亲自教导太子,夯实基础,他日大明江山政策一脉相承,不至于出现混乱局面,兴盛将得到延续。

正月十九日。

三艘蒸汽机大福船抵近**南浦外海,薛夏、顾云身着飞鱼服,一脸威严地站在船头。水师千户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