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洞察力与远见,知道父皇拥有不同于常人的智慧与魄力,他的本领,他引领的道路,他提出的国策,往往都透着超前两个字。
父皇似乎看到了未来,从未来的弊端里找出应对之策。所以,他讲述的故事,也是未来!
这群倭人竟如此伤害过这一片土地上的百姓,伤害过华夏民族!
杀,该杀!
朱文奎明白了朱允炆仇恨的来源,理解了朱允炆无法释怀的仇恨。
换做自己,兴许此时已经下命郑和,直接屠灭倭人了。
父皇算是克制了。
朱允炆并不是真正的克制,而是现实决定的,开矿需要大量的人工,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大明现在人口有限,远远谈不上人**炸,谈不上对外人口迁移。
在这种情况下,动用大明子民穿越海洋去挖矿,着实是不理智的事,再说了,死一个大明子民多心疼,不如多死一些倭人。
朱允炆需要留下他们,帮助大明完成初始的资本积累。资本都是带血的,朱允炆不希望这血是大明的,只好用他们的血。
这是一次绝密的谈话,只有朱文奎知道。
内阁与文武官员起名字的效率是很高的,只过了一晚,解缙、杨士奇、梅殷、李坚、夏元吉等,就呈报上来六个省名,交朱允炆挑选:
扶桑省、东瀛省、明威省、定远省、东洋省、顺明省。
朱允炆看着几个名字,扶桑、东瀛,在明代之前,确实是可以代称日本,内阁也倾向于在这两个名字之中挑选。
只是朱允炆沉吟良久之后,指着定远省问:“定远省是谁提出的?”
李坚走出:“回皇上,是水师都督府议定之名。”
“缘由。”
朱允炆问。
李坚直言:“东汉时有班定远,画策安边,铭功绝域,封定远侯。郑和等人出海远征,灭绝幕府及护国众,有班定远之功。况日本之地远离大明,以定远之名,有安定远处领地之意。”
朱允炆品着:“定远,定远,呵呵,这倒不失一个好的选择。”
巧合吗?
定远号!
就这样吧。
朱允炆选定:“拟文书昭告天下,日本国灭,其领土并入大明,是为定远行省,其人口、矿产、海洋、岛屿及一切,归大明所有!考虑到定远行省情况特殊,眼下局势尚乱,设定远行省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并设巡抚统领三司,统揽定远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