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人心复杂(2 / 4)

些很有必要。

“内阁大学士是只有五品,但通常也会兼任其他官职……当然,这不是他们牛气的根本。”李青说道:“真正让内阁牛气的还是制度问题。”

“批注奏疏?”

“对,就是这个。”李青点头:“你可别小看这个权力,通俗说,他们可是皇帝的幕僚。”

李宏挠了挠头:“干爹,咱们大明的内阁,貌似跟宰相不是一码事吧?”

“是这样,”李青颔首,解释说:“太祖废除宰相制,收回相权,巩固皇权的同时,也让六部水涨船高;

太宗登基后,致力于解决漠北祸患,并全方面发展大明,但精力终究有限,这才不得已放权,

六部权柄本就极大,太宗重新创立了内阁这个机构,其目的就是放权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分权。”

解释了内阁的由来,李青又说起内阁这个机构的制度:

“整个大明,几乎所有奏章都要经过内阁之手,诚然,他们没有决策权,也没有行政权,有的只是建议之权;

但,建议者对决策者的影响是超级大的,你可知道,他们草拟的批注建议,通过率有多少?”

李宏摇头。

“七到八成!”李青说。

李宏惊愕,“那,那岂不是说,内阁拥有七到八成的宰相之权?”

“哎?那也不至于。”李青摇头,“大明大小奏章,会最先统一送到通政司汇总,再由司礼监呈报皇帝,皇帝过目后才发往内阁,内阁草拟批注意见,最后返还皇帝做决策,下达六部……”

“决策权在皇帝手上,行政权在六部手上,表面看,内阁的建议权是含金量最低的,然,他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皇帝决策……”李青掰开揉碎了讲解。

最后中肯的评价:“内阁,大概顶得上三分之一的相权,不过由于内阁人数少,所以打不过六部;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人数少也有好处,比如:只要几人暂时放下成见,便能拧成一股绳,再比如:人少显得他们的权力较为集中……”

“原来如此。”李宏恍然大悟,感慨道:“不过,这可真是够复杂的,想想都脑袋疼。”

“人心远比制度更复杂!”李青道:“干爹说的这些,不过是皮毛罢了,嗯……你现在退出还不晚。”m.bīQikμ.ИěΤ

李宏摇头,语气傲然:“大丈夫岂能一遇挫折就退缩?况且,这还不是挫折!”

顿了顿,讪笑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