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燎原之星火(2 / 6)

较大的影响,八分是最容易实现量产的结构。”

“直接用数学证明?”几位院士都露出疑惑。

林晓一笑,随后从旁边找来了一张纸,再找来了一支笔,然后便在上面开始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然后在上面指出一个个点,最后写起了数学式子。

之前他当然也想过更高分的结构,比如十六分,甚至三十二分。

但显然,结构是做不到无限分下去的,当初他在脑海中只是想了想,强大的数感便告诉他这些都不成立,只有八分是最适合的。

当然,为了让这几位院士更好的理解,他便现场对其直接进行一个证明好了。

很快,用去了两张纸,他便完成了对一个方程式极限值的求解。

“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当x等于4的时候,y的值是最小的,因此此时的误差是最小的,而当x等于其他值的时候,y都不等于0。”

看着林晓信手拈来就将他们这个实际机械问题转化为了一个数学证明过程,几位院士面面相觑一眼,都感受到了一种被打击了的感觉。

最后他们摇摇头,算了,不要跟年轻人去比了,他们只是一群中老年的家伙而已。

总不能说一句“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然后几十年后说句“死者为大”吧?

还是服老吧。

还有,刚才他们觉得这种新的编码器应该称之为光学机械编码器,但是现在看来,未来这个编码器的结构是不可能有什么改变了,基本上就只能是八分结构。

所以,这种新的编码器就可以称之为林氏编码器了,或者说这种结构可以称之为林氏结构,因为它只有这一种样子,无法进行改变。

而见到几位院士这样子,林晓微微一笑,问道:“各位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几位院士都摆摆手:“没有问题了。”

林晓点点头,随后目光认真了起来,说道:“那就好,那么,各位院士,我现在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拜托你们。”

院士们一愣,“你说。”

林晓说道:“各位应该知道,这个结构对编码器发展的重要性。”

“当然。”

“肯定知道啊。”

院士们说道。

通过机械的方法直接让编码器精度缩小八分之一,即使华国编码器和国外差距大,但也不至于八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凭借这个新的技术,未来对于国内伺服电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