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文化不同,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特别是这样简单而蕴含哲理的故事,即便是贾母等人,都能轻易听明白,因此不免沉思起来。
唯独贾宝玉:“后来呢,那个国王有没有饶恕这个人?”
贾宝玉是个能与万物共情的人,哪怕只是个故事,他已经代入进去了。
仿若他已经成了那个达摩克利斯,在那想象不出的奢华宫殿之中,看着那来来去去,数之不清的美貌侍女,异族的,说不定不怎么穿衣服,有辱斯文的那种……
所以,他很关心男主人公的死活。
贾琏看出来贾宝玉的天真,但他偏不如他的愿,只是摇摇头:“这不过是个故事,重点并不在那人的结局,宝兄弟这个问题,我可就不知道了。
我说这个故事,也只是回答方才三妹妹的问题。
她问我既然要烧掉,为何又要让奴才们将贪墨的数目写出来……
我就是要在奴才们的头顶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权力都是府中赐予他们的,若是不知道敬畏,从此安分守己,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贾琏这般解释,可比之前贾宝玉半知半解的什么“曹操烧信”贴切多了,也有震慑力多了。
宝钗在姐妹们后头,静静的看着坐在堂下侃侃而谈的贾琏。虽然贾琏坐的并不是中心位置,却仿若他到了哪里,哪里就是众人的中心。
宝钗心里有些难以平静。
以贾琏的身份,能够凭权威压服豪奴,这并不太令人意外。
难得的是,他还能说出这般有见地,有哲理的话来。
知行合一!
可是,他不是不读书的吗……
论道理,他连第一步,“知”都不应该存在才是,如何此刻看来,却像是一个理学大家一般?
与宝钗一般疑惑的,还有很多人。
虽然贾母等人也惊讶于贾琏竟然懂这么多,但是她还是皱眉道:“你不是不喜欢读书的么,如何现在连这种外国的故事,也会讲了?”
大魏朝已经有许多外邦来客了,而贾母活的久,自然知道一些外国的东西。
贾琏说完故事,就等着看探春和黛玉等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