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的首都,沙尘暴很大。
周不器在处理一些休假前的收尾工作。
3月6日,派出手下大将许亮杰,亲自去一趟美国,跟柳晴对接。要开展挖人回国的“a计划”,必须要跟当地的猎头展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x计划”就更厉害了,哪怕是从正常渠道购买技术,也需要强大的法务保障。
柳晴已经联系上了硅谷的一位著名的曾在雅虎担任首席法务的大律师罗伯特·哈迪,打算聘用他作为紫微星去美采购技术的法律顾问。
律师在美国是最精英的行业,这价格都飞到天上去了,基本年薪高达220万美元,比紫微星所有的副总裁年薪总和还高。
硅谷这边的薪资水平太高了,也不怪国内的精英人才都往这边跑。
大体上的薪资结构,是“两倍”的关系。在硅谷拿2万美元的月薪,在国内能拿4万华夏币。在硅谷拿3万美元,在国内拿6万华夏币。
互联网这行吃的是吃青春饭,除了一些职位升上去的管理层,或者t6以上的技术大牛,年纪大一些了还能留任。
其他人过了35岁,基本就都离职了。
硅谷也好不到哪去。
甚至有些企业都玩起了企业级洗脑,从入职的第一天就开始做文化熏陶:“如果你被公司开除了,记住两个原则。第一,别吃惊,你在这个公司的使命已完成,总会有那么一天的。第二,保持你的尊严,别哭哭啼啼大吵大闹的,与同事好好道别,潇洒离去。”
虚伪的本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跟阿里的马老板相比,硅谷的玩法还差了一点。
同样是裁员老人,华为任老总:“我要放弃平庸的员工。”百度李老板:“我们要鼓励狼性,淘汰小资。”京东大刘:“因身体原因,不能拼搏的员工都将被淘汰。”企鹅小马哥:“公司要结构性优化。”
马老板就厉害了,悲天悯人的道:“为了推动行业的共同发展,我们每年会向社会输送1000名阿里的人才!”
果然是忽悠界的大神。
不过,马老板也有被坑的时候。
因为硅谷这边年薪更高、技术更好,而互联网又是吃的青春饭,所以很多厉害的年轻人毕业后都会选择去硅谷赚高薪。
在美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