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上官庭芝、骆宾王、王勃、姚崇......
李治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只不过是随意溜达溜达,在蓝田县的一处酒楼之中,竟然就碰到了大唐的几位名人。
当然了,这些年李治也算是经多见广了,不会因为再碰到几个知名的人物,就会心潮澎湃一番。
客观来讲,在座这五人,此时名气最大的自然就是身在“钦天监”的李淳风,然后才是骆宾王和上官庭芝。
至于说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当然了,在这个什么都要看门第的年代,王勃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更与他家族的势力分不开。
太原王家,妥妥的五姓七家之一,而王勃的亲祖父,正是隋末唐初的大思想家、教育家王通王仲淹,那可是一时文坛泰斗级别的人物啊。
相对而言,此时的姚崇反而是最不显眼的。
他不过是上官庭芝的同乡,都是陕州陕县人,出于提携乡里后辈的心思,上官庭芝才将姚崇也带到了这个场合。
史料记载,姚崇年轻时生性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以打猎自娱,二十岁后才发奋读书。
而李治今日碰到这个姚崇,却是刚刚在家中闭门读了半年书,就跑来参加秋闱之人。
“哈哈哈,好,好啊,都是大唐的栋梁之才啊!想来骆观光应当是同上司起了争执,才不容于有司,这是遭了贬斥吧?”
李淳风那是铁定支持他李治的人,上官庭芝嘛,自己都把他的女儿收为门下了,今后这上官一门,也算是亲近之人了。
李治看出了你小丫头的不凡,却没想到小丫头却是能够“称量天下士”的王佐之人。
姚崇和王勃,反正才刚刚二十岁,还是要进京参加秋闱的,倒是这位骆宾王。
那是地道的寒门出身,年龄比李治还小十几岁,也刚过而立之年,一脸的风霜看起来倒是跟更年长的上官庭芝不相上下。
骆宾王当场被人点了痛处,还是一个初次谋面之人,脸上一红一白的,却又不好发泄出来。
“这样吧,观光的品性、文采都是上佳的,你那被贬之地也别去了,明日跟我一同回长安,暂时在府上给我儿子做个西席如何?”
“西席”,那及时宾师之位,给小沉香当老师,那可是妥妥的太子殿下啊。
李治对骆宾王的“一生”很是感慨,虽说这个世界有自己在,绝对不可